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家庭中医药》 > 2004年第1期
编号:11086068
中药止血“明珠”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4年1月1日 《家庭中医药》 2004年第1期
     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宁得一斤地榆,不要明月宝珠”。这里所说胜过珠宝的地榆,是蔷薇科植物地榆的根,它性寒,味苦、酸,入脾、胃经,具凉血止血、收敛解毒的功能,是传统的止血中药。现代研究表明地榆含地榆苷、鞣质、游离没食子酸等成分,其煎剂对人型结核杆菌有完全抑制的作用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绿脓杆菌、伤寒杆菌、志贺氏痢疾杆菌、福氏痢疾杆菌有强大的抗菌效能;地榆炭煎剂可使实验兔的凝血时间明显缩短,临床上有止血作用。这也符合中医对地榆凉血止血、收敛解毒功效的见解。

    地榆除常用来治疗下焦血热所致的大便出血、血痢、痔血等症外,近年来的临床观察表明,地榆对以下病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。

    一、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:用生地榆250克,加水、醋各250毫升,煎取300毫升,再加水300毫升,煎取200毫升,混匀后分2次服,每日1剂。若气血两虚,肝肾阴亏,或脾肾阳虚者,根据辨证另配方药服用。一般可在用药4~5剂内阴道流血停止,以出血量多、无血块腹痛、出血无周期性者效果显著。

    二、膀胱尿血:膀胱肿瘤、炎症、结石或前列腺肥大等原因引起的血尿,用地榆炭100克,加食醋500毫升,煎至200毫升,分2次服;部分血尿严重者加用膀胱灌注药液,大多在数天内使血尿得到控制。

    三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:用生地榆、太子参各30克,或加牛膝30克,水煎服,连服2个月,一般效果满意。

    四、肠伤寒:用生地榆、红藤、败酱草各30克,黄芩15克,制大黄10克,水煎服,每日 1剂,分3次服用。亦可用地榆 30克、白花蛇舌草15克,水煎服。4周岁以下小儿减半量,每日服2~3次。

    五、急性菌痢:用地榆50克,仙鹤草、女贞子各30克,加水煎成100毫升,再加上适量的糖浆,每日1次,分2次服,每剂剂量加倍。一般在2~3天内取效,且无毒副作用。

    六、烧烫伤:地榆炭70克,黄连25克,冰片5克,加芝麻油适量,调成糊状局部外涂,涂药时以盖住伤面为度,一般1~3天即可结痂,去除药痂后再另涂本合剂。

    七、湿疹:用生地榆20克,紫草10克,共研细末,过100目筛,加植物油100克,拌匀。急性湿疹先以蛇床子汤(威灵仙、蛇床子、土大黄、苦参各15克)冷湿敷患部,待炎症消退,渗液明显减少时,用以上油膏涂皮损处,并在上面撒布滑石粉。亚急性或慢性湿疹则不宜湿敷,直接涂上油膏并撒布滑石粉。每天2次,直至痊愈。也可将地榆炙黄,研成细末过筛,以药用凡士林配成30%的药膏,外敷患处。敷药膏前视皮损不同情况,可先用油类擦洗或 1:8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。此方还可用于湿疹样皮炎,脂溢性湿疹、下肢静脉曲张湿疹及糜烂感染型足癣等症。, http://www.100md.com(姜 琳)